詳解無鉛中溫錫膏的助焊劑配方優(yōu)化
來源:優(yōu)特爾錫膏 瀏覽: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7-29
無鉛中溫錫膏(熔點通常在170-230℃)的助焊劑配方優(yōu)化是提升焊接質量(減少虛焊、橋連、錫珠等缺陷)的核心環(huán)節(jié)。
助焊劑的核心作用是去除金屬氧化層、降低焊料表面張力、防止焊接過程中二次氧化,同時需匹配中溫焊接的工藝特性(如預熱速率、峰值溫度)。
配方優(yōu)化需圍繞核心成分(活化劑、溶劑、成膜劑、觸變劑等)的協(xié)同設計,具體方向如下:
活化劑:平衡“去氧化能力”與“腐蝕性”
無鉛中溫焊接中,基材(如銅、鎳、銀)和錫粉(如Sn-Bi、Sn-Zn、Sn-Cu-Bi等)的氧化傾向更強,需活化劑有效去除氧化層,但過量或活性過強會導致腐蝕或殘留物問題。
活性需求:針對中溫場景(峰值溫度較低),活化劑需在150-220℃區(qū)間高效分解并釋放活性(如H?),優(yōu)先選擇中低溫活性有機酸(如己二酸、癸二酸、丁二酸)或有機胺鹽(如乙醇胺氫溴酸鹽、環(huán)己胺鹽酸鹽),避免使用高溫活化劑(如硬脂酸,分解溫度>250℃,中溫下活性不足)。
腐蝕性控制:通過“復合活化劑”平衡活性與腐蝕性,例如將有機酸(弱活性、低腐蝕)與胺鹽(強活性)按3:1-5:1比例復配,既保證去氧化能力,又避免單一強活性成分導致的PCB基材腐蝕(可通過銅鏡測試、IPC-TM-650 2.6.15腐蝕測試驗證)。
無鹵化適配:若需滿足無鹵要求(鹵素含量<900ppm),需減少或替代傳統(tǒng)鹵素活化劑(如氯化物、溴化物),可采用有機酸+羥基化合物(如甘油)復配,通過羥基協(xié)同增強去氧化能力。
溶劑:匹配中溫焊接的“揮發(fā)速率”
溶劑的核心作用是溶解其他成分、調節(jié)錫膏粘度,并在預熱階段逐步揮發(fā)(避免過快揮發(fā)導致錫膏干涸,或過慢殘留導致飛濺)。
中溫焊接的預熱溫度通常為100-160℃,溶劑需在此區(qū)間實現(xiàn)“階梯式揮發(fā)”。
沸點設計:采用“高低沸點溶劑復配”,低沸點溶劑(如乙醇、異丙醇,沸點60-80℃)負責預熱初期快速揮發(fā),減少錫膏流動性過剩;高沸點溶劑(如乙二醇乙醚、丁基卡必醇,沸點160-200℃)負責維持錫膏在中溫階段的濕潤性,避免提前干涸。
兩者比例建議為2:1-3:1,確保峰值溫度前揮發(fā)率達80%以上(殘留過多易導致氣泡或橋連)。
兼容性:溶劑需與錫粉、成膜劑兼容,避免與錫粉表面氧化層反應(如避免使用強極性溶劑導致錫粉氧化加劇),同時確保成膜劑(如松香)完全溶解,防止錫膏出現(xiàn)顆?;蚍謱?。
成膜劑:保障“抗氧化”與“殘留物性能”
成膜劑在焊接后形成保護膜,防止焊點二次氧化,同時影響殘留物的外觀(是否粘稠、是否易清潔)和電絕緣性。
樹脂選擇:中溫場景下,優(yōu)先選擇氫化松香(軟化點80-100℃)或聚合松香(軟化點100-120℃),其在中溫下不易分解碳化,成膜均勻且柔韌性好(避免殘留物開裂導致焊點暴露);若需低殘留,可添加少量合成樹脂(如聚醋酸乙烯酯),降低殘留物粘性。
膜層厚度控制:成膜劑添加量通常為助焊劑總質量的20%-30%,過量會導致殘留物過多(影響電性能),不足則無法形成有效保護膜(焊點易氧化發(fā)黑),可通過IPC-TM-650 2.6.34殘留物外觀測試驗證。
觸變劑:優(yōu)化“印刷性能”與“抗塌陷性”
觸變劑通過調節(jié)錫膏的觸變性(剪切變稀特性),確保印刷時(高剪切)流動性好(填充網(wǎng)孔),印刷后(低剪切)快速恢復粘度(抗塌陷,避免橋連)。
成分選擇:中溫錫膏常用氫化蓖麻油(添加量3%-5%)或聚酰胺蠟(添加量2%-4%),兩者復配可增強觸變效果(觸變指數(shù)TI>3.0)。聚酰胺蠟在中溫下穩(wěn)定性更好,適合細間距(0.4mm以下)印刷,減少錫膏坍塌導致的橋連。
與粘度匹配:觸變劑需與溶劑協(xié)同調節(jié)錫膏粘度(印刷粘度通??刂圃?00-300Pa·s,25℃下),避免粘度太高導致印刷缺墨,或太低導致圖形變形。
潤濕劑:增強“焊料鋪展性”
中溫焊料(如Sn-Bi)的表面張力較高(相比傳統(tǒng)錫鉛焊料),需潤濕劑降低表面張力,促進焊料在基材上的鋪展(減少虛焊)。
類型選擇:優(yōu)先添加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(如聚氧乙烯辛基酚醚、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),添加量0.5%-1.5%,既能降低表面張力(目標鋪展面積≥80%,參照IPC-TM-650 2.4.45),又避免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導致的電遷移風險。
兼容性:潤濕劑需與活化劑、溶劑兼容,避免與活化劑反應生成沉淀(如避免陽離子表面活性劑與有機酸活化劑復配)。
適配性優(yōu)化:匹配錫粉與基材特性
錫粉類型:若錫粉為Sn-Bi系(易氧化),需增強活化劑活性(如增加胺鹽比例);為Sn-Zn系(Zn易腐蝕),需控制活化劑酸性(減少有機酸用量,避免Zn被過度腐蝕)。
基材表面處理:針對OSP處理的PCB(有機膜易被強活性破壞),需降低活化劑酸性(增加有機酸比例);針對ENIG處理的PCB(鎳層氧化層致密),需增強活化劑活性(增加胺鹽比例)。
驗證與迭代;
實驗設計(DOE) 對關鍵成分比例(如活化劑復配比例、溶劑沸點組合、觸變劑添加量)進行多變量優(yōu)化,測試指標包括:
焊接缺陷率(橋連、錫珠、虛焊比例);
焊點外觀(鋪展性、光澤度);
殘留物性能(腐蝕性、絕緣電阻、清潔度);
工藝穩(wěn)定性(印刷適應性、回流窗口寬度)。
無鉛中溫錫膏的助焊劑配方優(yōu)化需以“中溫活性匹配”為核心,通過活化劑、溶劑、觸變劑等成分的協(xié)同設計,平衡去氧化能力、印刷性能、焊點質量與環(huán)保要求,最終實現(xiàn)焊接缺陷率的顯著降低。
上一篇:生產廠家詳解錫膏配方設計降低焊接缺陷率
下一篇:無鉛中溫錫膏在精密電子組裝中的應用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