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產廠家詳解高溫錫膏成分詳解
來源:優(yōu)特爾錫膏 瀏覽: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6-23
高溫錫膏的成分設計圍繞“高熔點、高可靠性”需求由金屬合金粉、助焊劑體系及功能性添加劑組成:
金屬合金粉(占比85-92%,決定熔點與性能)
1. 主流高溫合金體系
Sn-Ag-Cu(SAC)系
典型配比:Sn95.5Ag3.8Cu0.7(熔點217℃)、Sn96.5Ag3.0Cu0.5(熔點217℃)
特點:強度高、潤濕性好,廣泛用于汽車電子、工業(yè)電源等耐高溫場景。
Sn-Ag系
典型配比:Sn92.5Ag7.5(熔點221℃)
特點:焊點光澤度好,但含銀成本高,多用于軍工、航空等高端領域。
Sn-Cu系
典型配比:Sn99.3Cu0.7(熔點227℃)
特點:無銀低成本,但潤濕性略差,需搭配高活性助焊劑。
2. 顆粒特性要求
粒徑:常用4#粉(20-38μm)或5#粉(15-25μm),細粉提升焊點致密性,適應0.3mm以下細間距元件。
球形度:圓度>0.95(如霧化法制備),減少印刷堵塞,降低焊點空洞率。
助焊劑體系(占比8-15%,保障焊接效果)
1. 基礎成分及作用
樹脂(30-50%)
類型:松香(天然/合成)、丙烯酸樹脂
作用:提供黏性支撐,防止焊膏坍塌,焊接后形成保護膜,絕緣防潮。
活化劑(20-40%)
類型:有機酸(如檸檬酸、己二酸)、有機胺鹽
作用:高溫下分解去除金屬表面氧化層(如SnO?、CuO),促進焊料鋪展。
溶劑(10-20%)
類型:乙醇、丙二醇甲醚(PM)
作用:調節(jié)焊膏黏度,確保印刷時的流動性和脫模性。
2. 高溫專用優(yōu)化
高沸點溶劑:添加二甘醇丁醚(沸點231℃),避免高溫焊接時溶劑過早揮發(fā)導致焊膏干裂。
熱穩(wěn)定性樹脂:采用氫化松香(耐溫>250℃),防止高溫下樹脂碳化發(fā)黑,影響焊點檢測。
功能性添加劑(占比1-5%,提升工藝性能)
1. 觸變劑
成分:氫化蓖麻油、氣相二氧化硅
作用:調節(jié)焊膏的假塑性(剪切變稀特性),防止印刷時塌陷或拉絲,確保0.1mm以下鋼網(wǎng)孔的填充精度。
2. 抗氧化劑
成分:對苯二酚、維生素E衍生物
作用:抑制高溫下錫粉氧化(如230℃以上氧化速度比常溫快10倍),減少焊點空洞和虛焊。
3. 成膜改性劑
成分:硅烷偶聯(lián)劑
作用:改善焊接后殘留助焊劑的柔韌性,避免熱循環(huán)中因應力開裂導致絕緣失效。
特殊場景的成分調整
1. 超高溫度焊接(>260℃)
合金升級:使用Sn-Ag-Ni-Cu系(如Sn93.5Ag4.0Ni1.0Cu1.5,熔點240℃)或純銀焊膏(Ag96.5Cu3.5,熔點961℃,需配合激光焊接)。
助焊劑強化:添加氟化物活性劑(如氟化銨),增強對高熔點金屬氧化物的清除能力,但需注意環(huán)保(氟化物揮發(fā)有毒)。
2. 高頻/微波領域
合金選擇:低電阻率的Sn-Ag-Cu合金(電導率達5.8×10? S/m),減少信號損耗。
添加劑優(yōu)化:去除含鹵素活化劑(如溴化物),避免腐蝕電路板,改用胺基硼酸鹽類溫和活化劑。
高溫錫膏的成分設計是“合金性能-助焊效率-工藝適應性”的平衡藝術:金屬粉決定熔點和強度,助焊劑體系影響焊接可靠性,添加劑則針對特定場景(如耐高溫、高頻特性)優(yōu)化。
隨著新能源汽車、5G通信等領域對耐高溫要求的提升,未來高溫錫膏將向“無鉛化、高導熱(如添加納米銀顆粒)、低應力”方向發(fā)展,同時通過成分創(chuàng)新降低銀含量以控制成本。
上一篇:錫膏為什么不建議用有鉛錫膏
下一篇:高溫錫膏的助焊劑體系中包含哪些功能性添加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