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解錫膏焊接貼片元件的操作溫度和時間
來源:優(yōu)特爾錫膏 瀏覽: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7-23
錫膏焊接貼片元件的操作溫度和時間,需結(jié)合錫膏類型(有鉛/無鉛)、焊接工藝(回流焊/手工焊)以及元件耐熱性綜合確定,核心是確保錫膏充分熔化、形成可靠焊點,同時避免元件或PCB因過熱損壞詳細具體參數(shù):
核心前提:錫膏的熔點基礎(chǔ)
錫膏的主要成分是焊錫粉末(合金)+ 助焊劑,其熔點直接決定焊接溫度下限:
有鉛錫膏(如Sn63Pb37):熔點約183℃;
無鉛錫膏(如常用的SAC305,Sn96.5Ag3Cu0.5):熔點約217℃。
回流焊工藝(批量生產(chǎn)主流)
回流焊通過溫度曲線的階段性控制(預(yù)熱→恒溫→回流→冷卻)實現(xiàn)焊接,不同階段參數(shù)如下:
1. 預(yù)熱階段(去除揮發(fā)物,防熱沖擊)
目標:緩慢升溫,蒸發(fā)錫膏中助焊劑的溶劑,避免元件因驟熱損壞。
溫度范圍:室溫→150-180℃(有鉛);室溫→160-190℃(無鉛)。
時間:60-120秒(總升溫時間)。
關(guān)鍵:升溫速率≤3℃/秒(過快可能導(dǎo)致元件開裂、焊膏飛濺)。
2. 恒溫階段(助焊劑活化,清除氧化)
目標:保持溫度穩(wěn)定,讓助焊劑充分活化,去除焊盤和元件引腳的氧化層,同時使PCB和元件溫度均勻。
溫度范圍:150-180℃(有鉛);170-190℃(無鉛)。
時間:60-120秒(在此溫度區(qū)間的停留時間)。
3. 回流階段(錫膏熔化,形成焊點)
目標:溫度超過錫膏熔點,使焊錫粉末完全熔化并潤濕焊盤和引腳,形成合金焊點。
峰值溫度(關(guān)鍵參數(shù)):
有鉛錫膏:200-230℃(需高于熔點15-40℃);
無鉛錫膏:230-250℃(需高于熔點15-30℃,避免因熔點高導(dǎo)致熔化不充分)。
液態(tài)停留時間(溫度高于熔點的時間):30-60秒(過短則焊點未完全形成,過長則焊錫氧化、助焊劑失效,甚至元件引腳腐蝕)。
4. 冷卻階段(強化焊點結(jié)構(gòu))
目標:快速冷卻以獲得細晶粒結(jié)構(gòu),提升焊點強度。
溫度范圍:從峰值溫度冷卻至150℃以下(或室溫)。
冷卻速率:2-5℃/秒(過快可能導(dǎo)致焊點應(yīng)力過大,過慢則晶粒粗大、強度下降)。
手工焊接(小批量/維修)
依賴電烙鐵直接加熱,需嚴格控制時間避免元件過熱(尤其熱敏元件如電容、IC)
烙鐵溫度:
有鉛錫膏:300-350℃(高于熔點120-170℃,確??焖偃刍?/p>
無鉛錫膏:350-400℃(無鉛焊錫流動性差,需更高溫度彌補)。
焊接時間:
單個焊點加熱時間≤3秒(從烙鐵接觸到焊錫凝固)。
超過3秒易導(dǎo)致:-元件引腳氧化、焊盤脫落;
塑料封裝元件(如QFP、SOP)變形、內(nèi)部芯片損壞;
小型貼片電容(0402及以下)因高溫開裂。
關(guān)鍵注意事項;
1. 參考供應(yīng)商數(shù)據(jù):不同品牌錫膏的助焊劑成分不同,最佳溫度曲線需以錫膏 datasheet 為準(如某些低溫無鉛錫膏熔點138℃,回流峰值可低至180℃)。
2. 元件耐熱性:對BGA、CSP等精密元件,或陶瓷電容、LED等,需確認其最高耐受溫度(通?!?60℃)和持續(xù)時間(≤10秒@260℃)。
3. 避免局部過熱:手工焊接時,可通過“拖焊”(如焊接排針、QFP)減少單個點的加熱時間,或用散熱夾具降低元件溫度。
溫度需高于錫膏熔點
但不超過元件耐受上限,時間以“焊錫充分潤濕、無虛焊”為標準,同時兼顧效率與可靠性。
上一篇:錫膏中助焊劑成分對焊點抗氧化性的影響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