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產廠家詳解無鉛錫膏成分96:3:1是什么意思
來源:優(yōu)特爾錫膏 瀏覽: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6-26
無鉛錫膏成分標注為“96:3:1”時,通常指的是錫(Sn)、銀(Ag)、銅(Cu)三種金屬的合金配比,
即:錫(Sn):96%
銀(Ag):3%
銅(Cu):1%
這種配比屬于無鉛錫膏中的經典合金體系,稱為 SAC301(其中301代表Ag 3%、Cu 1%),是無鉛焊接中常見的合金類型之一(對比常見的SAC305為Sn96.5%、Ag3.0%、Cu0.5%)。
96:3:1(SAC301)成分的特點及應用解析:
1. 熔點特性
熔點范圍:約 217℃~221℃(接近SAC305的熔點217℃),屬于中高溫無鉛錫膏,適用于標準回流焊工藝。
與SAC305相比,Cu含量稍高(0.5%→1%),可能使合金的液相線溫度略有上升,但差異較小,實際焊接工藝兼容性類似。
2. 焊接性能
機械強度:Ag和Cu的加入能提升焊點的抗拉強度、抗疲勞性和導電性。其中,Ag可改善潤濕性和焊點光澤,Cu可增強合金的硬度和抗蠕變性能(長期可靠性更好)。
潤濕性:SAC301的潤濕性接近SAC305,對銅箔、鎳鍍層等常見焊盤材質有良好的適應性,但可能略遜于含鉛錫膏(如Sn63Pb37)。
抗氧化性:較高的Sn含量和Cu的加入,使焊膏在高溫下的抗氧化能力較強,適合較長時間的回流焊流程。
3. 適用場景
消費電子與工業(yè)設備:適用于對可靠性要求較高的場景,如手機主板、筆記本電腦、汽車電子(非熱敏元件)等,可承受振動、溫度變化等環(huán)境考驗。
復雜PCB焊接:由于焊點強度較高,適合多層PCB、高密度元件(如BGA、QFP)的焊接,減少虛焊風險。
替代含鉛工藝:在無鉛化要求嚴格的領域(如歐盟RoHS指令),可作為含鉛錫膏的直接替代品,滿足環(huán)保標準。
4. 與其他無鉛合金的對比
vs SAC305:Cu含量更高(1% vs 0.5%),理論上焊點硬度和抗疲勞性略優(yōu),但流動性可能稍差(因Cu含量增加會影響合金液相線附近的流動性)。
vs SAC0307(Sn99.3%Ag0.3%Cu0.7%):SAC301的Ag含量更高,潤濕性和導電性更優(yōu),適合對電氣性能要求高的場景;而SAC0307成本更低,適用于低銀需求場景。
使用注意事項
1. 回流焊溫度:推薦峰值溫度約 230℃~245℃(根據設備和PCB厚度調整),確保合金完全熔融,避免因Cu含量略高導致的不完全焊接。
2. 存儲與使用:焊膏需在低溫(0℃~10℃)下存儲,使用前回溫至室溫,避免結露影響焊接質量。
3. 兼容性:確認PCB焊盤鍍層(如OSP、沉銀、沉鎳金等)與SAC301的適配性,必要時通過小樣測試驗證潤濕性和焊點可靠性。
“96:3:1”是無鉛錫膏中Sn-Ag-Cu合金的典型配比(SAC301),兼具良好的焊接性能和可靠性,適用于中高溫回流焊工藝,尤其適合對焊點強度和長期穩(wěn)定性要求較高的電子組件。
選擇時需結合具體工藝需求(如溫度窗口、元件耐溫性)和成本考量,與SAC305等其他無鉛合金靈活區(qū)分應用。
上一篇:錫膏廠家詳解如何評估錫膏的焊接性能
下一篇:錫膏廠家詳解無鉛錫膏的國際標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