錫膏生產廠家詳解錫膏生產工藝流程
來源:優(yōu)特爾錫膏 瀏覽: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5-20
錫膏是電子制造中用于焊接電子元件與電路板的關鍵材料,主要由超細球形焊錫合金粉末(占80%-90%)和助焊劑(占10%-20%)混合而成。其核心作用是通過回流焊工藝實現元件與基板的電氣連接,廣泛應用于表面貼裝技術(SMT)、半導體封裝、新能源汽車電池焊接等領域。
1. 焊錫粉:
主要合金類型包括:
有鉛共晶:如Sn63Pb37,熔點183℃,因環(huán)保限制逐漸被淘汰。
無鉛非共晶:
SAC系列(如SAC305:Sn96.5Ag3.0Cu0.5),熔點217-221℃,綜合性能接近傳統(tǒng)有鉛焊料,是目前主流選擇。
低溫合金(如Sn42Bi58),熔點138℃,適用于熱敏元件焊接。
高溫合金(如Sn99Ag0.3Cu0.7),熔點217-227℃,用于多次回流或高可靠性場景。
顆粒度按IPC標準分為T2-T10(2-75μm),如3號粉(53-75μm)用于普通元件,5號粉(25-38μm)適合0402/0201封裝,9號粉(2-5μm)用于微間距半導體封裝。
2. 助焊劑:
由松香、活性劑、觸變劑等組成,作用是去除金屬表面氧化物、提高潤濕性。按活性分為無活性(R)、中等活性(RMA)、活性(RA),按清洗方式分為免清洗型、水溶性型。
3. 添加劑:
包括觸變劑(調節(jié)粘度)、潤滑劑(防止印刷脫尾)、支撐劑(防分層)等,確保錫膏的印刷性和存儲穩(wěn)定性。
關鍵技術與應用
1. 微納米錫膏:
顆粒縮小至1-10μm,顯著提升流動性和潤濕性,適用于01005元件、芯片級封裝(CSP)等超精細場景。
例如,納米錫膏在5G通信模塊中可減少焊點空洞率至2%-3%,并降低焊接溫度10-20℃,保護柔性電路板等敏感元件。
2. 多次回流焊接:
高溫無鉛錫膏(如Sn90Sb10,熔點245-260℃)可實現二次回流,解決兩次焊接可靠性不一致問題,用于功率半導體封裝。
3. 環(huán)保與法規(guī):
歐盟RoHS 3.0和中國GB/T 31475-2015等標準強制要求無鉛化,無鹵素錫膏(Cl+Br<1500ppm)成為主流。例如,阿爾法OM340、雙智利SZL-800等產品已通過RoHS認證,并適配新能源汽車、光伏等新興領域。
4. 行業(yè)趨勢:
智能化生產:激光焊錫技術(精度±0.01mm)結合高純度錫銀銅合金(如SAC305),推動焊點良率提升至99.5%。
多元化應用:光伏組件用錫膏(T/CPIA0110-2025)、AI藍牙設備高密度焊接等場景,拉動錫膏需求增長。
使用與質量控制
1. 存儲與回溫:
錫膏需冷藏(2-10℃)保存,使用前需回溫4-8小時,避免水分凝結影響焊接質量。
2. 印刷與焊接:
參數設置:刮刀速度、壓力、脫模間隙需根據焊盤尺寸調整,例如0.3mm間距焊盤建議使用6號粉(15-25μm)和粘度180-200Pa·s的錫膏。
回流曲線:典型曲線包括預熱(150-180℃)、活化(180-210℃)、回流(230-250℃)、冷卻階段,需通過氮氣保護(氧濃度<1000ppm)減少氧化。
3. 檢測與缺陷:
SPI檢測:錫膏厚度標準為鋼板厚度±0.035mm,需符合IPC-7527要求。
常見問題:
錫球:因助焊劑活性不足或顆粒度不均導致,可通過調整回流曲線或更換細顆粒錫膏解決。
橋接:印刷量過大或焊盤間距過小,需優(yōu)化模板設計和刮刀參數。
深圳本地資源
優(yōu)特爾納米科技:提供無鉛錫膏(SZL-800)、低溫錫膏(Sn42Bi58)等,適配消費電子和汽車電子,光伏組件用錫膏,提供定制化焊接解決方案。
成本與環(huán)保:
低銀合金(如Sn0.7Cu)可降低成本,但需權衡機械強度。
無鹵素錫膏(如漢高HF80)符合歐盟環(huán)保要求,適合出口產品。
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型號(如SAC305與SAC105性能對比)或本地供應商詳情,可提供更多信息以便精準推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