錫膏的儲存和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項
來源:優(yōu)特爾錫膏 瀏覽: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7-15
錫膏是由焊錫粉末、助焊劑及其他添加劑混合而成的膏狀焊接材料,其儲存和使用直接影響焊接質量(如焊點強度、導電性、外觀等)具體注意事項:
儲存注意事項
1. 嚴格控制溫度
錫膏需低溫冷藏,推薦儲存溫度為0~10℃(不同品牌可能有細微差異,需以說明書為準),嚴禁冷凍(溫度低于0℃會導致助焊劑分層、錫粉氧化,破壞錫膏穩(wěn)定性)。
避免高溫儲存:常溫(25℃以上)會加速助焊劑揮發(fā)、錫粉氧化,導致錫膏流動性下降、活性降低,甚至失效。
2. 避免反復凍融
錫膏從冰箱取出后,若未用完,不可直接放回冰箱反復冷凍-解凍,否則會導致助焊劑與錫粉分離,影響均勻性。
單次取出量需根據(jù)使用需求估算,減少反復取用。
3. 防止污染與混淆
不同型號(如錫鉛錫膏、無鉛錫膏)、不同粒徑(如粗粉、細粉)、不同助焊劑類型(如免洗型、水洗型)的錫膏需單獨存放,并標注型號、生產(chǎn)日期、開封時間,避免混用。
儲存容器需密封嚴實,防止空氣中的水汽、灰塵進入,污染錫膏。
4. 控制儲存時間
未開封的錫膏保質期通常為6個月~1年(從生產(chǎn)日起算),超過保質期的錫膏需經(jīng)性能測試(如印刷性、焊接效果)確認合格后才能使用,否則直接報廢。
使用前的準備
1. 回溫處理
錫膏從冰箱取出后,嚴禁直接開封使用:低溫錫膏接觸室溫空氣會因溫差產(chǎn)生冷凝水,導致水汽混入錫膏,焊接時易出現(xiàn)氣孔、飛濺。
需自然回溫至室溫(20~25℃),回溫時間通常為2~4小時(根據(jù)錫膏量調整,500g錫膏約需3小時),且回溫過程中需保持密封狀態(tài)(避免水汽進入)。
禁止用加熱(如烤箱、熱風槍)加速回溫,否則會導致助焊劑提前揮發(fā),破壞錫膏性能。
2. 充分攪拌
回溫后需對錫膏進行攪拌(手工攪拌或專用錫膏攪拌機),目的是讓錫粉與助焊劑混合均勻,避免分層。
手工攪拌:用專用攪拌刀沿容器壁緩慢攪拌5~10分鐘,直至錫膏細膩無顆粒感;機器攪拌:按設備說明設置參數(shù)(如轉速、時間),避免攪拌過度導致氣泡混入。
使用過程注意事項;
1. 控制使用環(huán)境
操作環(huán)境需保持溫度20~25℃、相對濕度40%~60%:
濕度過高(>60%):錫膏易吸收水汽,焊接時會產(chǎn)生氣孔、飛濺;
濕度過低(<40%):易產(chǎn)生靜電,吸附灰塵污染錫膏,同時助焊劑揮發(fā)加快。
避免陽光直射或靠近熱源(如烘箱、烙鐵),防止錫膏提前軟化、助焊劑揮發(fā)。
2. 開封后盡快使用
錫膏開封后需在4~8小時內用完(具體時長取決于環(huán)境溫濕度,高溫高濕環(huán)境下需縮短時間),避免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導致助焊劑揮發(fā)、錫粉氧化,造成錫膏變干、流動性下降。
3. 防止污染與浪費
剩余錫膏不可倒回原儲存瓶(開封后接觸空氣會混入灰塵、水汽,倒回會污染整瓶錫膏),需單獨裝入干凈容器,標注開封時間,盡快使用(建議24小時內用完)。
操作時避免用手直接接觸錫膏(手上的油脂、汗液會污染錫膏),需戴無塵手套。
4. 印刷/涂覆規(guī)范
用于鋼網(wǎng)印刷,需調整刮刀壓力、速度(壓力過大會導致錫膏過薄,過小則易殘留),確保錫膏均勻覆蓋焊盤,無漏印、橋連(相鄰焊盤錫膏相連)。
印刷后的PCB需在1小時內進入回流焊(避免錫膏中的助焊劑揮發(fā),導致焊接不良),若中途暫停,需用防塵罩覆蓋,防止落灰。
其他關鍵細節(jié);
禁止反復凍融:錫膏從冰箱取出后,若未用完,需在室溫下(20~25℃)短期存放(不超過24小時),不可再次冷藏后重復使用,否則會嚴重破壞錫膏穩(wěn)定性。
匹配焊接工藝:使用前需確認錫膏型號與焊接需求匹配(如無鉛錫膏熔點高于有鉛錫膏,需匹配回流焊溫度曲線),避免因工藝不匹配導致虛焊、焊點脆化。
錫膏的儲存和使用需嚴格遵循“低溫保存、自然回溫、防污染、控時效”原則,同時結合具體型號的說明書調整細節(jié),才能保證焊接質量穩(wěn)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