錫膏的儲存和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項
來源:優(yōu)特爾錫膏 瀏覽: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6-19
錫膏的儲存與使用直接影響焊接質量和生產(chǎn)良率注意事項,幫助規(guī)范操作流程:
儲存注意事項:環(huán)境控制是核心
1. 溫度與濕度控制
儲存溫度:
無鉛錫膏(如SAC305、SAC0307):需儲存在2~10℃ 的冰箱或恒溫柜中,避免溫度波動(超過10℃可能導致助焊劑失效,低于0℃可能使合金粉末結晶)。
低溫錫膏(如SnBi系列):部分型號需儲存在**-5~5℃**,具體以供應商說明為準。
濕度控制:
儲存環(huán)境濕度需≤60% RH,建議放入防潮柜并搭配干燥劑,避免錫膏吸潮(吸潮后回流時易產(chǎn)生爆錫、空洞)。
2. 保質期與存放規(guī)范
保質期:
未開封錫膏保質期通常為3~6個月(不同品牌略有差異,需查看標簽),過期錫膏需通過粘度、焊接良率測試后謹慎使用。
存放原則:
按批次分類存放,遵循“先進先出(FIFO)”原則,避免長期積壓;
錫膏罐需直立放置,防止膏體沉降或密封蓋變形漏氣。
3. 特殊場景儲存
若需長期儲存(超過保質期),可充氮氣密封后存放于2~10℃,但使用前必須重新驗證性能。
使用前處理:回溫與攪拌是關鍵
1. 回溫操作
從冰箱取出錫膏后,需在室溫(23±3℃)下靜置4~8小時回溫(具體時間取決于錫膏量,500g罐裝通常需4小時以上)。
禁止提前開封:回溫過程中保持包裝密封,防止空氣中的濕氣在錫膏表面凝結(結露會導致焊接時爆錫)。
2. 攪拌工藝
手工攪拌:
開封后用不銹鋼刮刀沿同一方向攪拌3~5分鐘,直至膏體均勻無結塊,粘度適中(若膏體過稠,可按供應商建議添加少量專用稀釋劑,切勿加水或其他溶劑)。
機械攪拌:
使用錫膏攪拌機(轉速2000~3000rpm)攪拌1~2分鐘,攪拌后靜置1~2分鐘,消除氣泡。
攪拌異常處理:若發(fā)現(xiàn)錫膏結塊、干燥或顏色異常(如發(fā)黑),需立即停用并排查儲存環(huán)境。
使用中規(guī)范:過程控制減少缺陷
1. 開封與鋼網(wǎng)使用
開封后需在錫膏罐上標注開封時間、批次號,并在24小時內用完(未用完的錫膏不可放回原罐,需裝入專用回收罐并標注“回收”,優(yōu)先用于非關鍵工序)。
鋼網(wǎng)上的錫膏需在4~8小時內完成印刷(視環(huán)境濕度而定,濕度高時縮短至4小時),超過時間需重新攪拌或更換新錫膏(干涸的錫膏會導致印刷偏移、少錫)。
2. 印刷環(huán)境與參數(shù)
環(huán)境要求:
印刷工位溫度控制在23±3℃,濕度45~65% RH,避免空調直吹(溫度波動會影響錫膏粘度)。
工藝參數(shù):
刮刀壓力、速度與鋼網(wǎng)厚度匹配(如0.1mm鋼網(wǎng),刮刀壓力約5~8kg,速度40~60mm/s),定期添加錫膏(每15~30分鐘添加一次),保持鋼網(wǎng)上錫膏量為刮刀高度的1/3~1/2,防止干涸。
3. 剩余錫膏處理
鋼網(wǎng)上剩余的錫膏若超過4小時未使用,需收集至回收罐,與新錫膏按1:3比例混合后重新攪拌(回收錫膏最多重復使用2次,且不可用于高可靠性產(chǎn)品)。
回收罐需密封存放于2~10℃,下次使用前回溫并攪拌,超過3天未使用需報廢。
安全與環(huán)保注意事項
1. 操作人員防護
接觸錫膏需佩戴無塵手套,避免直接接觸皮膚(助焊劑可能引起過敏),若不慎接觸,立即用酒精清洗并就醫(yī)。
工作區(qū)域保持通風,避免吸入助焊劑揮發(fā)的氣體(尤其是氮氣回流場景,需防止缺氧)。
2. 廢棄物處理
廢棄錫膏、擦拭紙等需分類存放于專用垃圾桶,交由有資質的危廢處理機構處置,不可隨意丟棄(助焊劑屬于化學危險品)。
錫膏儲存與使用的核心是“控溫、防潮、防污染、規(guī)范流程”。
從儲存環(huán)境的溫濕度控制,到使用前的回溫、攪拌,再到生產(chǎn)中的時間管理和安全防護,每一步都直接影響焊接品質。
建議制定標準作業(yè)指導書(SOP),并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,同時定期與錫膏供應商溝通,獲取最新的儲存使用規(guī)范,確保工藝穩(wěn)定性。
上一篇:如何選擇適合SMT貼片廠生產(chǎn)的錫膏
下一篇:錫膏供應商詳解如何選擇優(yōu)質錫膏廠家